GPS的竞争者——北斗
发布时间:2018/3/26 16:51:0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导航部的技术人员展示研发的40纳米级北斗导航芯片。
距离人类头顶上空2万多公里的地球轨道上,密布着多颗来自多国的卫星。随着地球自转,它们像图钉一样被准确地“钉”在地球上方。
世人熟知的美国GPS定位系统即出自于此:地球上的任意地点均被4颗GPS卫星同时覆盖,并被卫星即时锁定、追踪。
GPS并非目前正在运行的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 (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如今,它已经成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四大供应商之一。英国广播公司(BBC)用“GPS系统的竞争者”来形容“北斗”。
“既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北斗要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服务,更具国际性。”2015年5月13日,在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杨长风说。
“北斗”起步
“北斗”二号卫星总指挥李长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在卫星导航方面的思考并不晚 。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起步研究GPS。几乎同一时段,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设计,取名“灯塔”。由于国家财力等诸多原因,“灯塔”搁浅。
1983年,“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陈芳允提出双星定位设计方案。基于此方案,中国开始积极立项论证。1994年,经国家批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
基于国情,中国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先建立“北斗”卫星双星定位试验系统,形成区域有源定位与导航服务能力;随后完成3种轨道共计10余颗卫星的发射,建成区域导航系统,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建成由3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无源服务能力。
2000年,中国相继发射两颗静地轨道的导航实验卫星。2003年4月又发射了第三颗静轨道卫星,基本形成了覆盖全中国的区域导航和定位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为“北斗”一号。
此时的“北斗”系统尚属实验开发阶段,其技术参数不仅落后于美国,也不及俄罗斯,更重要的一点是,“北斗”一号属区域性,商用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