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安全操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5/4/23 11:29:00

  一、引言

  农药残留检测仪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药残留检测仪涉及化学试剂的使用和精密仪器的操作,若操作不当,不仅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因此,掌握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安全操作要点至关重要。

高精度农药残留检测仪ST-NYG24主图_01.jpg

  二、使用前的准备

  (一)仪器检查

  在开启农药残留检测仪之前,需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查看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同时,要检查仪器的电源是否稳定,避免因电压波动对仪器造成损坏。

  (二)试剂准备

  根据检测需求,按照试剂说明书准确配制所需的缓冲剂、酶液、显色剂、底物等试剂。配制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用量和配制顺序,确保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性。从试剂瓶中取出试剂后,严禁放回瓶中,以防止试剂污染。此外,不同试剂应使用不同的移液器具,避免交叉污染。

  (三)环境要求

  农药残留检测仪应放置在平稳、水平、无严重粉尘、无阳光直射、无腐蚀性气体存在的室内。工作台面需能够承载10kg以上的重量,周围应无强烈震动源及强电磁场,且应放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仪器周围应留有10cm以上的空间,以保证操作和维护的必要空间。

  三、操作过程中的规范

  (一)样品处理

  称取适量的样品,如2克果蔬样品,将其剪成适当大小的碎片(如25px左右见方),放入样品处理瓶中,加入适量的提取液(如10ml),震荡1—2分钟,使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充分溶解在提取液中。对于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含量较高的蔬菜,在取样后不宜立即提取,以免容易氧化,要注意提取时间,提取后记得过滤。

  (二)加样与检测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适量的提取液、酶液、显色剂,并混合均匀。注意每次加入试剂后都要充分摇匀。根据需要,制作对照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将装有对照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放入检测仪的相应通道中,确保比色皿的透光面方向和光源方向一致。点击检测仪上的“对照测试”按钮,开始对照溶液的检测,等待进度条走完后查看对照测试结果。再点击“样品测试”按钮,开始待测样品的检测,同样等待进度条走完后查看检测结果。

  (三)恒温控制

  农药残留检测仪检测过程需要在恒温下进行,这样可以保持酶的活性和准确性,提高检测精度。当温度低于37℃时,酶反应速度减慢,加入酶液和显影剂后反应时间应相对延长。

  (四)操作人员防护

  部分试剂存在生物学危害,操作人员需注意佩戴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防止试剂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如果不小心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四、操作后的维护保养

  (一)仪器清洁

  使用完毕后,及时用干软棉布擦拭仪器表面和比色池,保持干燥清洁。长期不使用时,应将仪器放入仪器箱中保存于干爽之处。

  (二)试剂保存

  试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按照试剂说明书上的要求保存和使用试剂,确保试剂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例如,农残速测试剂包含缓冲剂10包,胆碱酯酶5瓶,显色剂5瓶,底物5瓶,可供500份样品测试;使用前整盒试剂应保存于4℃冰箱,保质期12个月;室温或常温保存时,保质期3—6个月。

  (三)设备校准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校准方法可参考仪器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五、应急处理

  (一)机械故障

  如发现机械部分运动异常,如仪器卡死、异响等,在仪器仍未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可立即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如发现其它异常,请尽快关闭仪器电源,切断供电,联系技术支持售后服务部门做进一步处理。

  (二)突然停电

  使用中突然停电(非正常关机),可通电后再次开机,待仪器自检成功后,可继续正常操作使用仪器。

  (三)试剂泄漏

  若发生试剂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使用适当的吸附材料(如吸水纸、沙子等)对泄漏的试剂进行吸附清理,避免试剂扩散。将清理后的废弃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六、结论

  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安全操作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仪器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使用者在使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使用后进行及时的维护保养,并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药残留检测仪的作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使用者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操作技能,以适应检测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