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z-2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4/14 9:09:00wsz-2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设计原则
1、充分考虑二次污染的防治,设备要求噪声低,处理站附近区域无明显异味,处理设施要有密封措施,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系统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3、处理系统能自动运行,经常性运行费用低,投资省;
4、污泥产生量少,并能保证污泥有可靠的出路;
5、处理设施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可满足水质、水量的变化,并考虑突发事故状态的各种应急措施。
工作原理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
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特点,使得该系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污水首先经过格栅井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确保后续设备污水泵 正常稳定地运行。格栅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污水水量、水峰和均匀水质,
以削减高峰负荷,利于下一步后续处理。调节后的污水泵经提升至配水槽,进入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分为对流接触氧化区、导流沉降回流区、生物过
滤区三部分组成。来自配水槽的污水首先进入内锥,自上而下,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下行,空气自下而上,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在对流中与污
水及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反应后的水通过下行至导流沉降分离区,实现泥水分离、污泥沉淀、
活性污泥外排及回流。反应后的水导流至外锥后,水与空气自下而上,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与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
进一步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受泥岭限制,因而种类丰富,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污染物被吸附、拦截在滤料表面,
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在碳氧化与硝化合并处理时,
靠近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进水口层段内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异养菌群占优势,大部分的含碳污染物CODcr、BOD5和SS在此得以降解和去除,并且浓度逐渐降低。
在对内锥对流接触氧化区的下部和外锥生物过滤区的上部,自养型细菌,如硝化菌占优势,氨氮被硝化在生物膜内部以及部分料填空隙间蓄积的大量活性污
泥中,存在着兼性微生物。因此,在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中,可发生碳污染物的去除,有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滤料及生物膜除了吸附拦截等作用外,
兼有过滤的作用,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空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在氧化降解污水中
有机物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从而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得到的清除。
地埋式设备特点:
1) HDW系列地埋式设备可全套设备安放于地下(选择性方式),设备上方可用于绿化,增加美观度,节省了土地资源;或按要求将设备安放于地上。
2)本设备为全自动控制生化处理设备,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无需人员值守。其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回用水标准。
3)设备维护简单,无污泥回流操作,安全方便,无异味,低噪音。
4)设备使用寿命长。HDW系列地埋市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碳钢防腐、玻璃钢等材质结构,具有抗压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等优良特性
5)节省资源,设备处理达标回用水,可用作绿化用水、冲厕、路面冲洗等,资源重复利用
6)处理范围广, 可处理生活污水及其相类似的有机污水,可应用范围广。
设备处理技术
地埋式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将处理规模较小,集污水处理工艺各部分功能,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于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埋设于地下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目前,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按工艺划分有生物接触氧化法、SBR法、A/O及A2/O工艺等。处理装置可做成钢制定型设备整体敷设或钢混结构现场浇注。
1、 ZW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该装置由玻璃钢外壳和内胆组成中心曝气区和四周污泥沉淀消化区,再配以叶曝和电控柜组成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预处理进入ZW一体化设备后,首先通过曝气使污水与原有混合液处于完全混合状态,使有机物高效降解。出水通过下部导流缝进入沉淀区,沉淀区呈双锥形截面,利于污泥沉淀。整套装置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的工艺,水力停留时间长达20h,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B标准(GB18918-2002)。工艺流程为:污水→细格栅→潜污泵→调节池→ZW一体化设备→合格排放。
2、地埋式SBR工艺
地埋式SBR工艺普遍用于处理小区生活污水。污水经格栅去除较大悬浮颗粒物后流入集水井,均匀水质后由提升泵输送至SBR反应池,有机物经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分解被降解为无机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剩余污泥经污泥消化池消化后由吸粪车抽走外运处理。该工艺与传统SBR工艺的区别在于滗水器采用动力提升式,而非传统的重力流;剩余污泥采用潜污泵输送至污泥消化池;曝气机采用潜水曝气机,进气管设有电控阀门。整个工艺结构简单,布置紧凑,节省占地,投资运行费用低,无需调节池和二沉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出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标准。
3、地埋式一体化生物滤池工艺
其主体为一体化结构,由缺氧池、生物滤池和沉淀池三部分组成。污水进入缺氧池后,沿折流板形成推流,出水通过半管式溢流布水器自流进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通过拔风管进行自然通风,利用两级溅水盘强化充氧效果。出水流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其余排出体系。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
离心泵安装
1、检查和清洗
离心泵安装前按规范规定进行清洗和检查。
整体出厂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只清洗外表。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分体泵的清洗和检查: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施、中封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痕、硬伤其他缺陷。清洗洁净后去除水分并将零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泵壳垂直中分面不拆卸和清洗。
2、离心泵基础
将设备基础预留洞清理干净,用磨光机将基础面磨平,水平尺找平,水平度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根据构筑物、建筑物平面尺寸和离心泵的平面位置在离心泵基础上放出其安装轴线。定出膨胀螺栓的位置,做出标记。对于有预留洞的基础,在预留洞放入地脚螺栓(保证地脚螺栓垂直固定好),浇筑地脚螺栓混凝土。
3、离心泵就位
待地脚螺栓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采用尼龙吊装设备就位。
⑴找平
在基础面和设备底座间安放铜片进行调平。对于整体装的泵,采用框架式水平仪在泵的出口法兰面进行量测,保证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20/1000。对于解体安装的泵,保证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大于0.05/1000,并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测量。
⑵泵的找正(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
①电动机轴与泵轴、电动机轴与变速器轴与联轴器一起连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②电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先单独试验电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
③电动机轴与泵轴找正、连接后,盘车检查是否灵活.
④泵与管路连接后,复核找正标准,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调整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