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0.5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价格

发布时间:2018/4/14 9:38:00

wsz-a-0.5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价格

鲁盛施工现场---正在调试设备

微信图片_20170805080604.jpg

预埋件的固定 

预埋件位置固定是预埋件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埋件所处的位置不同,其选用的有效固定方法也不同。 

1、预埋件位于现浇砼上表面时,据预埋件尺寸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有如下几种固定方式:

(1)平板型预埋件尺寸较小,可将预埋件直接绑扎在主筋上,但在浇筑砼过程中,需 随时观察其位置情况,以便出现问题后及时解决。

(2)角钢预埋件也可以直接绑扎在主筋上,为了防止预埋件下的砼振捣不密实,应在 固定前先在预埋件上钻孔供砼施工时排气。

(3)面积大的预埋件施工时,除用锚筋固定外,还要在其上部点焊适当规格角钢,以 防止预埋件位移,必要时在锚板上钻孔排气。对于特大预埋件,须在锚板上钻振捣孔用来振实砼,但钻孔的位置及大小不能影响锚板的正常使用。

2、当预埋件位于砼侧面时,可选用下列方法:

(1)预埋件距砼表面浅且面积较小时,可利用螺栓紧固卡子使预埋件贴紧模板,成型 后再拆除卡子。

(2)预埋件面积不大时,可用普通铁钉或木螺丝将预先打孔的埋件固定在木模板上, 当砼断面较小时,可将预埋件的锚筋接长,绑扎固定。

(3)预埋件面积较大时,可在预埋件内侧焊接螺帽,用螺栓穿过锚板和模板与螺帽连 接并固定。

3、预埋件固定位置的要求预埋件不得与主筋相碰,且应设置在主筋内侧;预埋件不 应突出于砼表面,也不应大于构件的外形尺寸;预埋件位置偏差应符合规定。

设备操作程序 

1、打开进水阀门、出水阀门,启动设备进水提升水泵,将调节池的污水输送到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2、初次使用及调试时,当水位达到设备1/2高度时停止水泵进水,打开风机进水阀,开启风机,缓缓打开风机出风阀,向接触氧化池内曝气48小时后再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加入至设备3/4处,再向池内曝气24小时;

3、用手触摸填料是否有粘状感,同时观察水体微生物生长情况,直至填料上生长出一层橙黄色生物膜,方可连续向设备输送污水,水量应逐步增加至设计水量; 

4、定时观察水中微生物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控制进水水量加以调整;

5、观察二沉池水流流态,出水堰集水必须均匀,一般每隔24小时必须排泥,排泥时打开排泥电磁阀,利用气提方式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根据需要在消毒池内加入消毒剂(氯晶片等),二沉池来水经过消毒剂投药筐,药剂部分溶解,达到消毒的目的。经处理过的水在清水箱内停留约0.5小时后,就达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体排放;   

7、设备调试结束并正常运行后,系统即可进入自动运行。现场将水泵、风机的操作切换在自动运行状态,由于电气操作控制柜是利用PLC自动控制程序,在设备出厂前就已经加以了程序编制(一般每班各切换),运行时不必另行设置; 

8、应不定期对出水水质按照环保排放要求进行检测,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维护与保养 

1、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保养制度,每班都应详细填写好运行记录,对于出现的情况记录在册,以便于维修;

2、经常检查水泵、风机的螺栓连接情况,防止出现松动; 

3、经常检查水泵、风机的转动轴承是否有过热现象,检查润滑油位和润滑油质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定期检查填料的张紧状况,发现脱落和松弛应及时补充和校正; 

5、检查曝气管道布气均匀状况,发现有大气泡或局部曝气死角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排除,保证各部位曝气正常; 

6、在消毒剂投加时,应保证药剂用量和剩余量,必要时可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投加量,及时补充药剂,确保出水水质合格; 

7、水泵、风机每运行5000—8000小时应进行检查保养; 

8、如果设备短期内部运行,可以采用风机间隙曝气,以保证微生物部死亡,方便下次运行开始时不必再重新培养微生物; 

9、禁止设备本体内出现无水或水位过低状态,同时严禁设备运行过程中风机出现停机或假运行状态,防止菌种死亡,设备无法再次运行。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及说明

1、工艺选择的原则

a所选处理工艺已被成功应用于同类原水条件的工程,又较成熟的操作、运行管理经验。

b工艺耗能低、运行费用省,配套设备操作管理简便方便,易于实现自控。

c所选工艺能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周期要较短。

2、处理工艺的选择

a、处理工艺可行性措施

污水中有机类杂质较多大肠杆菌等, CODcr 、BOD5均较高,且BOD5/CODcr之值大于0.4,生化性能较好。宜采用以生化为主的工艺处理流程,因污水水量较大,生化处理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进生化装置前,尽可能在预处理阶段将生活污水中飘浮和大颗粒悬浮杂质去除,后进入污水调节池,以防止对污水提升泵造成不利影响。

b、具体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示如下:(详见工艺流程图)

污水经格栅除去飘浮和大颗粒悬浮杂质后进入污水调节池,调节池中污水由提升泵提升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在设备中经过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沉淀等处理过程,出水达标排入市政下水道。一体化设备中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通过气提方式输送至一体化设备中的污泥池,污泥在污泥池中浓缩沉降并消化,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与原废水一并重新处理。浓缩污泥定期(半年左右)由粪车抽吸外运。

3、设施说明

a、格栅

格栅为固定式,材质为不锈钢网。设粗细两道,用于去除水中大颗料悬浮物和漂浮杂质。

b、调节池、提升泵

由于污水水质及水量波动较大,因此要有足够的调节池容量,才能使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水质及水量稳定。

调节池配置潜污泵将废水提升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装组合填料。废水在此池中在水解酸化微生物的作用下,大分子有机杂质水解酸化成小分子物质,有利于接触氧化池中好氧菌的分解。

d、生化处理

根据前述污水水质水量和排放要求,结合污水特征。本次生化系统将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风机房、消毒出水池等部分合成一体,其各部分具有相应功能,部分之间相互连接,最终出水达标,现分别阐述如下:

接触氧化池内配装填料。下部配置曝气器,并用ABS工程塑料管做成曝气系统,曝气系统的气源由专门配置的风机提供。

沉淀池上部设可调出水堰,以调节出水水位;下部设锥形沉淀区和污泥气提装置,气源由风机提供,污泥采用气提方式输送至污泥池。

污泥在污泥池停留时间约为60天。系统沉淀产生的污泥以气提方式排入污泥池,污泥在此浓缩沉降并储存,池底部设曝气管以防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并使污泥氧化减少污泥总量;浓缩污泥定期由粪车抽吸外运。污泥池上部设上清液回流装置,使上清液溢流至酸解池。

消毒接触池需土建,外置消毒设备

e、防腐措施

a、设备箱体、污水管、污泥管等工艺管道采用镀锌管或经防腐处理的钢管,曝气管采用ABS管,以耐腐蚀。

b、为延长设备及构筑物的使用寿命,采用环氧树脂漆防腐涂料对设备管道防腐,内外各涂三道。

C、防腐使用标准为30年。

g、电气控制

本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电器编程集中自动控制,一旦自动控制失灵或变更使用工艺所需时,本系统可进行人工控制,以信号指示运行正常与否。为了减少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并实行运行操作自动化,水泵、风机能自动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