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技术:0.3%的占比将成为下一个新能源风口

发布时间:2017/7/13 22:28:00

燃料电池技术:0.3%的占比将成为下一个新能源风口

图片1.jpg

1-6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燃料电池车

  据电池中国网统计,1-6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共发布1983款车,其中燃料电池车6款,占比仅为0.3%。通过上图可看到,6款燃料电池车的电池来源于四家企业,分别是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鸿运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金龙客车生产的一款车未标明燃料电池的企业来源。

  在1-6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统计中,不难发现,燃料电池车的数量在逐渐增加。6辆燃料电池车涵盖了客车和厢式运输车两种车型。据预测,10年后燃料电池技术将成为主力军。

  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前景好

  表示,燃料电池汽车在不改变用户驾驶习惯的同时,解决了锂电池续航里程焦虑和无法快速补充能源等问题。燃料电池技术在低温启动、循环寿命与回收技术上也接近内燃机的新能,有望成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

  目前,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不断迎来政策利好。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燃料电池车批量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等规划中均提出将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等作为重点发展任务。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中,燃料电池车受益力度,继续凸显了政策支持的热情。

  目录燃料电池企业分析

  在政策的推动下,发展燃料电池车的同时燃料电池技术也得以发展,以1-6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燃料电池企业为例,探究燃料电池企业的发展情况。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成立于2004年,并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亿华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和产业化。产品应用范围包括客车、物流车、乘用车、有轨电车、叉车、船舶等新能源交通工具及固定式储能装置。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让能源可持续发展,掌握清洁汽车,氢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动力)是中国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公司,集燃料电池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系统集成、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及产业化实践于一体。新源动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涵盖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技术,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

  广东鸿运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营业务包含新能源开发,氢燃料电池、系统控制设备的开发以及氢能源技术的开发。

  除了国内电池企业的布局与推动,很多地区也在积极的运行燃料电池客车,包括佛山、如皋、郑州、上海、北京等地已开始了氢燃料电池大巴车的示范运行。科技部部长万钢也看好燃料电池车市场,曾表示,氢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等特点,“在未来车用能源中,氢燃料与电力将并存互补,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纯电动汽车补贴退坡的发展趋势下,燃料电池车受政策支持,成为赢家,加之燃料加注时间短,使用方式与燃油车基本一致,从使用角度容易被用户接受。这一点奠定了燃料电池发展应用的前景基础。但是由于槛高、结构复杂,现在发展比较缓慢。虽然目前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依然不显山不露水,可是在有些国家与地区及行业的眼里,其将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