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25/2/12 11:57:00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将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波形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下面从示波管、信号输入与处理、触发系统等方面详细介绍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管原理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下:

  • 电子枪:其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主要包括灯丝、阴极、控制栅极、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

    • 灯丝通电后加热阴极,阴极受热后发射大量电子。

    • 控制栅极上加有比阴极更负的电压,通过调节栅极电压可以控制电子束的强度,从而调节荧光屏上光点的亮度。

    • 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加有较高的正电压,它们形成的电场使电子束加速并聚焦,使电子束能够以高速、细束的状态打在荧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光点。

  • 偏转系统:由水平偏转板(X 偏转板)和垂直偏转板(Y 偏转板)组成,其作用是控制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位置。

    • 当在垂直偏转板上加上电压时,电子束会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如果所加电压为正,电子束向上偏转;如果所加电压为负,电子束向下偏转。偏转的幅度与所加电压的大小成正比。

    • 同理,在水平偏转板上加上电压时,电子束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转。

  • 荧光屏:涂有荧光物质,当高速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时,荧光物质会发光,从而在屏上形成一个亮点。荧光物质有不同的余辉时间,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可以选择合适余辉时间的示波管。

信号输入与处理

  • 探头:示波器通过探头将被测信号引入示波器内部。探头的作用是对被测信号进行衰减或不衰减处理,同时起到隔离和匹配的作用,以减少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常见的探头有 1:1 探头和 10:1 探头,10:1 探头将被测信号衰减 10 倍,适用于测量较高电压的信号。

  • 衰减器:被测信号通过探头输入到示波器后,首先经过衰减器。衰减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适当衰减,以适应示波器垂直放大器的输入范围。衰减器通常有多个衰减档位可供选择,例如 1、10、100 等,用户可以根据被测信号的幅度大小选择合适的衰减档位。

  • 垂直放大器:经过衰减器处理后的信号被送到垂直放大器进行放大。垂直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微弱的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以便能够驱动垂直偏转板,使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明显的偏转。垂直放大器的增益可以通过示波器面板上的 “垂直灵敏度” 旋钮进行调节。

  • 时基电路与水平放大器:时基电路产生一个周期性的锯齿波信号,该信号经过水平放大器放大后驱动水平偏转板。锯齿波信号的特点是电压随时间线性上升,然后迅速下降到初始值,如此周期性重复。在锯齿波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扫描运动,从荧光屏的左端向右端移动,然后迅速返回左端,开始下一次扫描。水平放大器的作用是将锯齿波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以驱动水平偏转板,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能够实现有效的扫描。通过调节示波器面板上的 “时基” 旋钮,可以改变锯齿波信号的周期,从而改变电子束的扫描速度,也就是改变荧光屏上波形在水平方向上的时间刻度。

触发系统原理

触发系统的作用是使示波器的扫描与被测信号同步,从而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稳定的波形。如果没有触发系统,示波器的扫描是独立进行的,与被测信号没有固定的时间关系,这样在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就会不断地移动、闪烁,无法稳定观察。

  • 触发源选择:触发源可以选择被测信号本身(内触发),也可以选择外部的一个同步信号(外触发)。内触发是最常用的方式,它直接利用被测信号作为触发信号,使扫描与被测信号同步。外触发适用于需要与外部信号同步的情况,例如在测量多个相关信号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信号作为外触发信号,使所有信号的波形在荧光屏上同时稳定显示。

  • 触发方式:常见的触发方式有边沿触发、电平触发等。

    • 边沿触发是指在被测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达到设定的触发电平时,触发示波器开始扫描。例如,设置为上升沿触发,当被测信号的电压从低电平上升到触发电平时,示波器立即开始一次扫描,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次扫描的起始点都在被测信号的同一个位置,从而使波形稳定显示。

    • 电平触发则是在被测信号的电压达到设定的触发电平时触发扫描,无论信号是上升还是下降。

  • 触发电平调节: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可以设置触发信号的电平值。只有当触发信号的电压达到或超过设定的触发电平时,示波器才会触发扫描。合适的触发电平设置对于显示稳定、清晰的波形非常重要,如果触发电平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波形不稳定或无法触发扫描。

数字示波器的额外原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示波器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示波器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还涉及到以下特殊的工作原理:

  • 模数转换(ADC):数字示波器将模拟的被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模数转换器以一定的采样频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将每个采样点的电压值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代码。采样频率越高,对信号的还原度就越高。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被测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才能保证信号能够被准确还原。

  • 数据存储与处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被存储在示波器的存储器中。示波器可以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例如波形显示、测量参数计算(如电压幅值、频率、周期等)、波形叠加、滤波等。用户可以通过示波器的操作界面选择不同的处理功能,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

  • 显示与回放:经过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通过显示系统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数字示波器不仅可以实时显示当前的波形,还可以对存储的历史波形进行回放和分析,方便用户对不同时刻的信号进行比较和研究。

示波器的触发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信号输入与处理在示波器中是如何实现的?如何使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频率和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