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
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耦合原理实现无接触传动的流体输送设备。
结构特点
1.无轴封设计:取消了机械密封、填料函等易损件,杜绝泄漏风险;
2.全封闭运行:介质完全封闭在泵壳和隔离套内,不与外界接触;
3.模块化设计:磁力传动器、泵体、叶轮等可标准化更换;
4.材质多样:根据介质腐蚀性,可选氟塑料(如F46、PFA)、不锈钢(316L、904L)、哈氏合金、钛材等;
5.冷却润滑依赖介质:磁力泵通常依靠被输送液体自身对滑动轴承和隔离套进行冷却与润滑。
工作原理
磁力泵的核心是磁力传动器,由三部分组成:
1.外磁转子:连接电机轴,随电机旋转;
2.内磁转子:与泵叶轮同轴,置于泵腔内;
3.隔离套:非磁性金属(如哈氏合金、钛)或非金属(如陶瓷、塑料)制成的密封筒,将内、外磁转子完全隔开。
4.当电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通过磁场穿透隔离套,驱动内磁转子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叶轮输送液体。整个过程动力传递无物理接触,泵腔完全封闭,实现“零泄漏”。
优点局限
一、优点:
1.绝对无泄漏:适用于环保、安全要求极高的场合;
2.维护简单:无密封件更换,故障点少;
3.运行平稳、噪音低:磁力传动无机械冲击;
4.符合法规要求:满足ISO 15765、API 685等无泄漏泵标准。
二、局限:
1.不能空转:
滑动轴承和隔离套靠介质冷却润滑,干转会迅速升温,导致隔离套熔化或碎裂(严禁无液启动或抽空)。
2.效率略低于普通离心泵:
磁涡流损耗和隔离套阻力造成效率下降约5%~15%。
3.温度限制:
隔离套材料和磁钢耐温有限(普通铁氧体磁钢≤100℃,钕铁硼≤150℃,高温钐钴可达350℃)。
4.不适用于含颗粒介质:
固体颗粒会磨损滑动轴承,导致内磁转子卡死。
5.价格较高:
尤其是高性能磁钢和耐腐蚀隔离套,成本显著高于普通泵。
使用要点
1.严禁空转或干运转
启动前必须灌泵排气,确保泵腔充满液体;
运行中防止进口堵塞、汽蚀或液位过低。
2.控制介质温度
不得超过磁钢和隔离套的最高允许温度;
高温工况需选配高温磁钢(如钐钴)和冷却夹套。
3.避免颗粒和结晶
入口加装过滤器(建议40~60目);
输送易结晶介质后应及时冲洗。
4.定期检查运行状态
监听异常噪音(可能轴承磨损);
检测出口压力是否稳定;
观察是否有退磁迹象(流量/扬程突然下降)。
5.停机保养
长期停用应排尽泵内液体(防冻或防腐蚀);
再次启用前重新灌泵。
应用领域
1.化工行业:输送酸、碱、溶剂、液氯、溴素等强腐蚀性介质;
2.制药与生物工程:高纯水、药液、中间体,避免污染;
3.电镀与表面处理:氰化物、铬酸、镍盐等剧毒液体;
4.环保工程:废水处理中的酸碱加药、含重金属溶液;
5.石油化工:液化气、苯类、甲醇等易燃易爆介质;
6.半导体与光伏:超纯化学品(如HF、H2SO4、HNO3)输送。
选型关键要素
1.输送介质(成分、浓度、温度、粘度)
2.流量(m3/h)与扬程(m)
3.进出口管径与连接方式(法兰/螺纹)
4.材质要求(泵体、叶轮、隔离套、磁钢)
5.电机功率与防护等级(IP55/IP65)
6.是否需要防爆(Ex d IIB T4等)
常见问题处理
1.泵不出液:进口堵塞、转向错误、灌泵不充分、叶轮堵塞
2.流量/扬程下降:退磁、叶轮磨损、汽蚀、进口漏气
3.异常噪音或振动:轴承磨损、颗粒进入、对中不良(直连式)
4.隔离套破裂:干转过热、水锤冲击、材质腐蚀
5.电机过载:介质粘度高、叶轮摩擦、电压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