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平磨仪

织物平磨仪通过模拟织物在实际使用中的摩擦与磨损,来评估其耐久性。

优缺点

  一、优点

  1.模拟真实使用场景:

  马丁代尔法采用李沙茹(Lissajous)圆周运动轨迹,能更真实地模拟服装、家具等纺织品在日常穿着或使用中受到的多方向、不规则摩擦,测试结果与实际耐用性相关性较高。

  2.应用范围广泛:

  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纺织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以及复合材料。

  可用于检测不同用途的产品,如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床单、窗帘)、装饰织物、家具用布、产业用纺织品等。

  3.符合国际标准:

  织物平磨仪的设计和测试方法遵循多项国内外权威标准,如:

  中国标准:GB/T 4802.2-2008,GB/T 21196系列

  国际标准:ISO 12947,ISO 12945.2

  美国标准:ASTM D 4966(Taber Abraser),ASTM D 4970

  其他:IWS TM112,FZ/T 20020等

  这使得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和权威性,便于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4.多功能性:

  除了耐磨性测试,同一台仪器通常还可用于起球性能的测定(通过改变磨料和压力),实现“一机多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5.技术先进,操作便捷:

  现代织物平磨仪多采用彩色触摸屏、伺服电机驱动,运行平稳、噪音低。

  具备自动计数、预设循环次数、自动停机等功能,部分型号支持数据存储和导出,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和准确性。

  二、缺点

  1.测试周期较长:

  对于高耐磨性的织物(如工业用布、高性能服装),达到破损所需的摩擦次数可能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次,导致单次测试耗时很长。

  2.评价标准主观性强:

  判断织物“破损”的终点有时依赖于操作人员的视觉观察(如纱线断裂、破洞出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虽然有质量损失、外观评级等客观指标,但终点判定仍是挑战。

  3.设备成本较高:

  尤其是符合多项国际标准、具备高精度伺服系统和触摸屏的高端机型,采购价格相对昂贵。

  4.对试样尺寸和装夹要求严格:

  需要按照标准精确裁剪试样,并确保装样过程中无褶皱、张力均匀,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仅模拟平磨工况:

  马丁代尔法属于平磨法,主要评估织物表面在轻微压力下的平面摩擦。对于涉及弯曲、折叠、曲面摩擦(如袖口、肘部)的磨损情况,其模拟效果有限,需结合曲磨法、折边磨法等其他测试方法。

工作原理

  通常是将织物固定在摩擦台面上,并与磨损盘、砂纸或其他摩擦面接触。在摩擦的过程中,织物的表面会发生损伤,包括磨损、破裂、起球等,测试完成后,设备会根据织物的破损程度给出评价结果。不同织物的结构、密度、厚度等特性会直接影响磨损的表现,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织物材质进行合适的测试设置是使用的关键。

调节方法

  1.摩擦速度和压力的调节

  织物的摩擦速度和施加的压力对测试结果有直接影响。对于薄型和柔软的织物,可以降低摩擦速度和压力,以防止过度损伤;而对于较厚或强度较高的织物,则可以增加压力和摩擦速度,使测试更接近实际使用情况。

  2.摩擦面材质的选择

  不同类型的织物适合不同的摩擦面。例如,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织物常常需要选择较为粗糙的摩擦面,而高性能面料可能需要较为光滑或特殊材料的摩擦面,以便准确模拟其使用环境中的磨损行为。

  3.摩擦次数的控制

  对于一些高耐磨性的织物,测试时可能需要增加摩擦次数,而对于较易磨损的织物,则可以减少摩擦次数。通过对摩擦次数的精细调整,可以更好地模拟织物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磨过程。

  4.温度和湿度控制

  在一些情况下,织物的耐磨性能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某些织物在高温或高湿条件下的表现可能与常规条件下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磨损测试时,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条件是很有必要的。

应用领域

  1.服装与服饰行业:

  测试西装、外套、衬衫、牛仔裤等服装面料的耐磨性,评估其穿着寿命。

  2.家用纺织品:

  检测床单、被套、枕套、毛巾、桌布等产品的耐用性。

  3.家具与装饰材料:

  评估沙发、椅子、汽车座椅等用织物的耐磨和抗起球性能,是家具制造商和品牌商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4.产业用纺织品:

  用于安全防护服、帐篷、帆布、过滤材料等对耐用性要求高的产品检测。

  5.科研与质量监督:

  科研院所用于新材料(如高性能纤维、涂层织物)的开发与性能评估。

  第三方检测机构(如SGS、ITS)和质检部门依据标准进行产品认证和监督抽查。

  6.贸易与生产:

  生产厂家用于内部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贸易商在验货时作为评判产品质量的依据。

织物平磨仪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