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拉伸试验机
高低温拉伸试验机是一种集成了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压缩、弯曲等)与环境模拟(高温、低温)功能的综合性试验设备。
结构组成
1、主机框架
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双立柱或四立柱结构,经有限元优化设计,确保在高载荷(可达500kN)下变形极小。整体刚性高、振动低,为精确力值测量提供稳定基础。部分机型配备预应力滚珠丝杠,提升传动精度。
2、拉伸加载系统
由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带动移动横梁上下运动,实现无级调速(0.001-500mm/min)。闭环控制确保速度稳定性,满足ISO6892、ASTME8等标准要求。负荷传感器(通常S型或轮辐式)精度达0.5级,实时采集力值信号,最小可测力达满量程的0.2%。
3、高低温环境箱
核心部件为可开合式或内置式温控箱,采用不锈钢内胆,耐腐蚀、易清洁。制冷系统多为复叠式压缩机制冷(-150℃),加热则由PID控制电热管实现(+300℃)。内置循环风机确保箱内温度均匀性(±2℃),温度波动度≤±0.5℃。观察窗带除霜功能,便于实时监测试样状态。
4、温度控制系统
独立温控仪或集成于主控系统,支持程序控温(多段升温/降温/保温)。采用PT100或热电偶实时监测试样区温度,反馈调节制冷/加热功率。具备超温保护、断电记忆与报警功能,确保安全可靠。
5、夹具系统
根据材料类型(金属、塑料、复合材料)配备楔形夹具、螺纹夹具或气动夹具。夹齿经硬化处理,防止打滑。高低温夹具采用特殊合金(如Inconel)制造,耐热不变形,并配备隔热套,防止热量沿夹具传导影响试样原始温度。
6、变形测量系统
传统引伸计接触测量试样标距内的微小变形,精度达±0.5μm。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通过CCD相机捕捉试样表面标记,适用于高温、腐蚀或柔软材料,避免机械干扰。两种方式均可输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7、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
专业软件实时显示力-位移、力-时间、应力-应变曲线,自动计算抗拉强度、屈服点、断裂延伸率等参数。支持多组数据对比、报告生成与标准符合性判定。数据存储格式兼容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
主要特点
1、环境模拟能力强:
宽温域:可实现从极低温(如-196℃,使用液氮制冷)到超高温(如1000℃以上,使用高温炉)的环境模拟。
温度控制精确:采用先进的温控系统(如PID控制),确保试验箱内温度均匀且稳定,控温精度高(通常可达±1℃或更高)。
快速升降温:部分高端设备具备快速升降温能力,以满足特定试验需求。
2、力学性能测试精准:
高精度加载:采用伺服电机和精密滚珠丝杠,实现力值和位移的精确控制。
高灵敏度测量:配备高精度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引伸计,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多种控制模式:支持力控制、位移控制、应变控制等多种加载方式。
3、结构设计合理:
环境箱与主机分离或集成设计:便于维护和操作,同时减少温度对主机机械部件的影响。
隔热/保冷设计:在高温炉或低温箱与主机之间设有有效的隔热/保冷装置,保护加载系统。
试样夹持可靠:配备耐高低温的夹具,确保在极端温度下夹持牢固,避免打滑。
4、自动化与智能化:
计算机控制:通过专业软件实现试验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实时显示力-位移、力-时间、应力-应变等曲线。
符合标准:可执行GB、ISO、ASTM、JIS等多种国际和国家标准。
5、安全保护完善:
具备过载保护、过温保护、急停按钮等多重安全措施。
工作原理
高低温拉伸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环境准备:
将待测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具上。
启动环境试验箱(高温炉或低温箱),将箱内温度调节并稳定在预设的试验温度(如-40℃或200℃)。
等待足够时间,确保试样整体温度均匀并达到设定值。
2、加载与测量:
启动加载系统(通常为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对试样施加拉伸(或压缩)载荷。
力传感器实时测量施加在试样上的力值。
位移传感器测量试样的整体位移。
(可选)引伸计安装在试样标距上,精确测量其微小变形。
3、数据采集与控制:
测控系统实时采集力、位移、变形、温度等信号。
根据预设的控制模式(如恒速拉伸),调整加载速度,保持试验过程的稳定性。
4、结果分析:
计算机软件根据采集的数据,自动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上提取关键力学性能参数,如:
抗拉强度(最大应力)
屈服强度
弹性模量
断裂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等。
5、试验结束:
试样断裂或达到预设条件后,加载停止。
环境箱恢复至室温(或按规程降温/升温)。
取出试样,清理设备。
应用领域
1、航空航天
应用场景:飞机、火箭、卫星等在飞行过程中会经历从地表常温到高空极寒(-50℃以下)或高速飞行时的气动加热(数百摄氏度)。
测试材料:航空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如Inconel)、复合材料(碳纤维/树脂)、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测试目的:评估材料在低温、高温及热循环下的强度、疲劳性能、蠕变性能,确保飞行器结构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汽车工业
应用场景:汽车在极寒地区启动或在炎热地区行驶,发动机、排气系统等部件长期处于高温环境。
测试材料:高强度钢、铝合金、工程塑料、橡胶密封件、电池材料(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极、隔膜)。
测试目的:
评估车身材料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防止脆断)。
测试发动机部件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
研究电池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机械稳定性,防止热失控。
3、新能源(尤其是锂电池)
应用场景:锂电池在充电、放电或滥用条件下会产生热量,且需在不同气候环境下使用。
测试材料:电极材料(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电池封装材料。
测试目的:
研究隔膜在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和机械强度,防止短路。
评估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膨胀/收缩行为。
测试电池模组在低温下的结构完整性和连接可靠性。
4、电子电器
应用场景: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发热,或在寒冷环境中使用。
测试材料:焊点、芯片封装材料、PCB基板、导热界面材料、柔性电路板。
测试目的:
评估焊点在热循环下的疲劳寿命(热应力导致开裂)。
测试封装材料的粘接强度和热膨胀系数匹配性。
研究柔性材料在低温下的弯折性能。
5、科研与高校
应用场景:新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的开发与性能表征。
测试目的:
研究温度对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
建立材料的本构模型和失效准则。
进行基础力学性能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6、石油化工
应用场景:深海管道(低温高压)、炼油厂反应器(高温高压)。
测试材料:耐腐蚀合金、管道钢材、密封材料。
测试目的:评估材料在低温下的抗脆性断裂能力,或在高温高压下的长期服役性能。
7、轨道交通
应用场景:高铁、地铁在不同气候带运行,制动系统产生高温。
测试材料:车体结构材料、制动盘/片材料、减震橡胶。
测试目的:确保车辆在极寒或酷暑环境下的结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8、国防与军工
应用场景:武器装备在极地、沙漠、高空等极端环境下的使用。
测试材料:特种合金、防弹材料、隐身涂层、推进剂壳体。
测试目的:验证装备在严苛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