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循环油浴锅
高温循环油浴锅是一种实验室常用设备,主要用于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并要求温度均匀恒定的实验操作。
使用方法
一、使用前准备
1.检查设备与环境
将油浴锅放置在平稳、坚固、耐热的实验台面上。
确保周围有足够的散热空间(通常建议侧面和后方留出10cm以上),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水源。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设备要求匹配(如220V),确保接地良好。
检查循环泵、加热管、温控器、保护装置等是否正常,外壳无破损。
2.选择并注入导热油
选择合适导热油:根据实验所需最高温度选择。例如:
<150°C:可使用石蜡油
150°C-250°C:推荐使用硅油
250°C:需使用专用高温导热油(如芳烃类)
切勿用水(仅水浴锅可用)。
3.注入导热油:
打开注油口,缓慢倒入导热油。
油量应高于加热管和传感器,但不超过油槽最大刻度线(通常为槽高的2/3)。
避免油液进入电气部件。
连接外循环管路(如需)
若需对外部设备(如反应釜、旋转蒸发仪)加热:
将油浴锅的出液口(通常标有“OUT”或箭头)通过耐高温软管连接到外部设备的进液口。
将油浴锅的进液口(标有“IN”)连接到外部设备的出液口。
确保管路连接紧密,无扭曲或堵塞。
若仅作内循环油浴使用,可不连接外管路。
4.放置实验容器
将需要加热的烧瓶、试管等容器放入油浴槽中。
确保容器底部浸入油中,但油液不得进入容器内部。
使用铁架台和夹具固定容器,防止倾倒。
二、开机与运行
1.开启电源
接通电源,打开设备电源开关。
2.设置温度
通过控制面板设置目标温度(SV)。
设定温度必须低于所用导热油的闪点和沸点,并留有安全余量(建议至少低30°C以上)。
例如:使用闪点280°C的硅油,最高建议使用温度不超过250°C。
3.启动循环泵
开启循环泵开关,使导热油开始循环。
观察泵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响或泄漏。
4.启动加热
启动加热功能(部分设备自动开始加热)。
观察实际温度(PV)逐渐上升,接近设定值时,加热功率会自动调节(PID控温)。
5.监控运行状态
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查:
实际温度是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循环泵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泄漏。
油液有无冒烟、变色、碳化等异常现象。
外接设备是否正常受热。
三、使用后操作
1.停止加热
实验结束后,先关闭加热功能,让温度自然下降。
2.关闭循环泵
待温度降至80°C以下(防止油品氧化加速),再关闭循环泵。
3.断开电源
关闭设备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
4.冷却与清洁
让油浴锅自然冷却至室温。
清理油槽表面溅出的油污。
若长时间不用,可考虑将导热油回收储存(使用专用容器),并清洁油槽。
功能特点
1.宽温域加热:通常可加热至200°C以上,部分型号甚至可达300°C或更高,远高于水浴锅(一般<100°C)。
2.强制循环:内置循环泵,能将加热后的导热油泵出,通过外接管道对反应釜夹套或其他设备进行加热,确保温度高度均匀,避免局部过热。
3.精确控温:配备数显温控系统(如PID控温),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小,保证实验条件的稳定性。
4.外循环功能:可通过进出液口连接外部负载(如旋转蒸发仪的冷凝管夹套、化学反应釜),实现外部设备的加热或控温。
5.安全保护:通常具有过温保护、干烧保护、超温报警、漏电保护等多重安全措施。
6.材质耐用:浴槽多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易于清洁。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导热油:根据实验所需的最高温度选择合适沸点和闪点的导热油(如硅油、石蜡油等),切勿超温使用导致油品碳化或燃烧。
2.避免进水:高温导热油遇水可能发生剧烈飞溅,存在安全隐患,加注和使用时需保持系统干燥。
3.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导热油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或污染的油品;清洁循环泵和管路。
4.安全操作:高温表面切勿直接触碰,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5.通风环境:建议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以防导热油受热产生烟雾。
应用领域
1.化学合成:在需要高温条件的有机合成反应中,为反应瓶提供稳定热源。
2.材料测试:用于材料的高温老化、熔融、固化等过程。
3.蒸发浓缩:与旋转蒸发仪配套使用,为蒸发瓶或冷凝器提供加热。
4.生物工程:某些需要高温处理的生物实验。
5.物理实验:如粘度测定、熔点测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