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滤点测定仪

冷滤点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柴油、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燃料在低温下流动性能的专用仪器,主要用于测定燃料的冷滤点。

测定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试样冷却,同时以规定压力(200±1mmH?O)抽吸,使试样通过一个标准过滤器。当试样冷却到某一温度时,蜡晶体析出并堵塞过滤器,导致试样流量下降。冷滤点即为试样在60秒内不能充满规定体积(20mL)滤杯时的最高温度。

优缺点

  一、优点:

  1.测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现代冷滤点测定仪采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如Pt100)和自动控制系统,确保测试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11147、ASTM D6371),数据重复性和再现性强。

  2.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全自动机型可实现自动降温、抽吸、计时、判断堵塞点、打印报告等功能,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测效率。

  3.符合国际标准,权威性强

  仪器设计严格遵循GB、ASTM、ISO等标准,测试结果被监管部门、炼厂、贸易商广泛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4.制冷性能稳定

  采用压缩机制冷或复叠式制冷系统,可稳定降温至50℃甚至70℃,满足不同气候区域的测试需求(如高寒地区柴油标准)。

  5.多通道设计提升效率

  部分高端机型支持双杯或四杯同时测试,显著提高实验室throughput(通量),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

  6.数据管理方便

  配备触摸屏、U盘导出、RS232/485接口或以太网连接,支持数据存储、追溯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对接。

  二、缺点:

  1.设备成本较高

  尤其是全自动、多通道、超低温型号,价格通常在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人民币,对中小企业或小型实验室是一笔较大投入。

  2.维护成本与技术要求高

  制冷系统需定期维护(如更换压缩机润滑油、清理冷凝器)。

  真空泵需更换泵油,过滤器需定期清洗或更换。

  故障维修依赖厂家或专业技术人员,维修周期长、费用高。

  3.测试时间较长

  每个样品测试通常需要30分钟到1小时以上(取决于起始温度和降温速率),不适合快速筛查。

  4.对操作环境要求较高

  需要稳定的电源、良好的散热条件。

  环境温度过高会影响制冷效率。

  仪器体积较大,需专用实验台空间。

  5.样品污染风险

  若试杯、过滤器或管路清洗不彻底,残留物可能影响后续测试结果,需严格规范清洗流程。

  无法完全模拟实际使用工况

  尽管冷滤点比凝点更贴近实际,但实验室条件仍无法完全复现车辆在复杂低温环境下的真实供油情况(如振动、杂质、水分等影响)。

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环境检查:确保仪器放置在平稳、无强气流、远离热源的实验台上。

  电源连接:接通电源,检查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冷浴填充:向冷浴中加入适量的冷却介质(如乙醇或乙二醇水溶液),液面应高于试样杯的上沿。

  仪器预热:开启仪器电源,预热30分钟以上,使控制系统稳定。

  2.清洗与干燥

  用甲苯彻底清洗过滤器,再用无水乙醇或丙酮冲洗。

  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干过滤器,确保无残留溶剂和水分。

  组装好过滤装置(试样杯、温度计套管、过滤器、塞子等),确保密封良好。

  3.试样处理

  确保试样无水、无杂质。如有必要,需进行脱水或过滤处理。

  将试样充分摇匀。

  4.装样

  用量筒量取约50mL试样,小心倒入试样杯中,避免产生气泡。

  将装有试样的试样杯放入冷浴中,确保冷浴液面高于试样杯内的试样液面。

  将过滤装置(含过滤器、温度计/传感器、塞子)插入试样杯,确保密封。

  5.设置参数

  根据标准(如GB/T 6986、ASTM D6371)设置初始温度、降温速率(通常为1.0~1.5℃/min)、抽吸压力(200±1mmH?O)等参数。

  6.开始测定

  启动制冷系统,开始降温。

  当温度降至预计冷滤点以上约10℃时,启动抽吸系统,开始周期性抽吸(通常每5℃或按设定间隔)。

  每次抽吸时,观察U形管压差计,确保压力恒定在200±1mmH?O。

  记录每次抽吸时,试样通过过滤器充满20mL滤杯所需的时间。

  7.判断终点

  当某次抽吸时,试样在60秒内不能充满20mL滤杯,即为测定终点。

  记录此时的温度,该温度即为试样的冷滤点。

  8.结束测定

  停止制冷和抽吸。

  取出试样杯和过滤装置。

  倒掉试样,按第1步清洗方法彻底清洗所有接触试样的部件。

  9.数据记录与报告

  记录测定结果,包括试样信息、仪器型号、测试标准、冷滤点温度等。

  如有需要,进行重复性测试。

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操作时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接触低温表面和有机溶剂。

  2.严格遵守标准:不同标准(国标、ASTM等)的具体要求可能略有差异,务必遵循所采用的标准。

  3.保持清洁:过滤器必须彻底清洁干燥,任何残留物都会影响结果。

  4.校准:定期对温度传感器、压力计等关键部件进行校准。

  5.冷却介质:确保冷却介质足够且有效,避免制冷不足。

  6.试样代表性:确保所测试样具有代表性,避免水分和杂质干扰。

故障解决方法

  一、温控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制冷效果差或不制冷

  可能原因:

  冷却介质不足或失效(如乙醇挥发、结冰)。

  制冷机组(压缩机)故障或制冷剂泄漏。

  冷浴或冷阱内有过多油污或杂质,影响热交换。

  温度传感器故障或位置不当。

  环境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

  检查并补充或更换冷却介质。

  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检查制冷系统,必要时充注制冷剂或更换压缩机。

  彻底清洗冷浴和冷阱。

  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损坏或松动,必要时更换。

  确保仪器在规定环境温度下工作。

  2.故障现象:温度显示异常或波动大

  可能原因:

  温度传感器接触不良或损坏。

  温控系统电路故障。

  冷却介质搅拌不均匀。

  仪器未充分预热。

  解决方法:

  检查传感器连接线,更换损坏的传感器。

  检查温控板等电路部件。

  确保搅拌器正常工作,使浴液温度均匀。

  开机后预热足够时间再进行测试。

  3.故障现象:降温速率过慢或过快

  可能原因:

  温控参数设置错误。

  制冷功率不足或过强。

  冷却介质选择不当。

  解决方法:

  检查并重新设置正确的降温速率参数。

  检查制冷系统状态。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冷却介质。

  二、抽吸/真空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抽吸压力不足或无法建立

  可能原因:

  真空泵(或水抽)故障。

  管路连接处漏气(如接头松动、密封圈老化)。

  过滤器严重堵塞。

  U形管压差计或压力传感器故障。

  解决方法:

  检查真空泵电源和运行状态,维修或更换泵。

  仔细检查所有管路连接,更换老化的密封圈或管路。

  更换或彻底清洗过滤器。

  校准或更换压力检测装置。

  2.故障现象:抽吸压力不稳定

  可能原因:

  真空泵工作不稳定。

  管路内有液体或冷凝水。

  调压阀故障。

  解决方法:

  维修真空泵。

  排空管路中的液体,确保系统干燥。

  检查并维修调压阀。

  三、过滤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过滤器频繁堵塞或测试结果异常偏高

  可能原因:

  过滤器未清洗干净,有残留物。

  试样中含有水分或杂质。

  过滤器破损或网眼不符合标准(如363目)。

  试样杯或连接件污染。

  解决方法:

  严格按照规程清洗和干燥过滤器。

  确保试样无水、无杂质。

  检查过滤器是否破损,更换符合标准的新过滤器。

  彻底清洗所有接触试样的部件。

  四、其他常见故障

  1.故障现象:仪器无法启动或显示屏无显示

  可能原因:

  电源未接通或电压不稳。

  保险丝熔断。

  主电源开关或电源板故障。

  解决方法:

  检查电源线和插座。

  更换同规格保险丝。

  联系厂家维修。

  2.故障现象:通讯错误(多见于自动型仪器)

  可能原因:

  数据线连接松动或损坏。

  电脑或仪器的通讯端口故障。

  软件设置错误。

  解决方法:

  重新插拔或更换数据线。

  检查通讯端口。

  检查软件设置,重新安装或更新软件。

  3.故障现象:测定结果重复性差

  可能原因:

  操作不规范(如试样处理、装样方式不一致)。

  过滤器清洗不彻底或每次使用不同批次的过滤器。

  温控系统不稳定。

  抽吸压力波动。

  仪器未校准。

  解决方法: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进行操作。

  确保每次测试前过滤器都经过彻底清洗和干燥。

  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校准。

冷滤点测定仪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