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型影像测量仪

全自动型影像测量仪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影像测量仪(CNC影像仪)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型现代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器。

原理功能

  全自动型影像测量仪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待测物体进行自由倍率的放大成像,通过CCD摄像系统将影像传输到计算机,进行非接触、高效的几何量检测。其核心在于计算机屏幕测量技术和空间几何运算的强大软件能力,能够快速读取光学尺的位移数值,并通过软件模块运算得出测量结果。此外,全自动影像测量仪还具备自动边缘提取、匹配、对焦、测量合成和影像合成等功能,能够实现自动学习批量测量、影像地图目标指引和全视野鹰眼变焦等功能。

操作步骤

  一、设备准备与初始化

  1.安全检查

  确保电源插头已牢固插入电源插座,并检查电源线和数据线是否有破损或老化现象。

  检查测量仪的工作环境是否稳定、无尘、无震动,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2.设备启动

  打开电源开关,耐心等待测量仪自检完成。

  启动与测量仪配套的电脑软件,进入测量界面。

  3.系统校准

  按照软件提示,使用标准件对测量仪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二、样品准备与放置

  1.清洁测量台面

  使用软布擦拭测量台面,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2.准备待测样品

  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测量台上,确保样品稳定、无倾斜。

  清除样品表面的油污、毛刺等杂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样品固定

  使用夹具将样品固定稳妥,防止在测量过程中发生移动。

  三、软件设置与测量参数调整

  1.镜头调试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并调整镜头高度和焦距,确保被测物体在镜头视野中清晰可见。

  2.光源调整

  调整测量仪的光源亮度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

  3.测量程序选择或创建

  在操作软件中,选择或创建适合的测量程序。

  根据样品特性和测量需求,合理设置测量参数,如测量范围和测量点密度。

  4.优化测量策略

  根据需要,优化测量策略以提升效率和精度。例如,利用设备的自动化功能进行批量处理;通过联机操作实现多人协同作业等。

  四、执行测量与数据采集

  1.定位被测物体

  使用软件中的定位功能,将被测物体在测量台上精确定位。

  2.选择测量点或区域

  在软件中选择需要测量的点或区域。

  3.启动自动测量程序

  点击测量按钮,测量仪将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4.监控测量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密切关注测量仪的运行状态和测量结果,确保测量过程顺利进行。

  五、数据查看、导出与分析

  1.查看测量结果

  在软件中查看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误差范围等。

  2.导出测量数据

  根据需要,将测量结果导出为Excel、PDF等格式的文件,以便于后续分析和报告生成。

  3.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

  使用软件内置的数据分析工具,对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生成详细的测量报告。

维护保养

  1.定期清洁

  使用软布擦拭测量仪表面和镜头,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

  2.定期校准

  定期进行精度校准,确保测量仪的测量精度。

  3.避免碰撞与摔落

  在移动或运输测量仪时,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造成损坏。

  4.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应用领域

  全自动型影像测量仪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电子电器、精密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石油等领域。它能够对细小、复杂的部件进行几何尺寸、位置、角度、形状等一系列的测量,满足现代制造业对尺寸检测日益突出的需求,如更快、更方便、更准确的测量。

全自动型影像测量仪相关词条